
选择一般纳税人还是小规模纳税人?23.07%和76.92%这两个数据很重要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税收政策截然不同,针对不同的情形各自税负也大不相同,那么到底该怎样选择增值税纳税身份呢?

根据企业毛利率选择身份
假设一家公司年销售额为100,年购进成本为B,一般纳税人适用税率为13%,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为3%,则两种身份下税负相的毛利率计算过程如下:
(100-B)×13%=100×3%
由此,B=76.92
则毛利率=(A-B)÷A
=(100-76.92)÷100
=23.07%
由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是销项减进项进行税额计算,进销差价越高,毛利率越高,进项抵扣就越少,选择一般纳税人计税就越不利。
即:毛利率大于23.07%时选择小规模纳税人,毛利率小于23.07%时选择一般纳税人。

根据进项税额占比选择身份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在计算应纳税额时,可抵扣进项税额越多,则税负越低,但在很多情况下,从上游取得可抵扣进项发票很难,这时需要对可抵扣进项税额占销项税额比例进行测算,以此来确定企业身份的选择。
接上例:一般纳税人与小规模纳税人税负相全年购进成本B为76.92。此时进销占比=76.92×13%÷100×3%=76.92%
即:当进销占比大于76.92%时选择一般纳税人更有利,当进销占比小于76.92%时选择小规模纳税人更有利。

根据下游企业需求选择身份
当下游企业规模较大,对可抵扣进项税额需求较高时,下游企业一般不太愿意接受3%税率专票,而更喜欢接受13%税率专票,以此来降低自身税负,这时为了开具13%税率专票,长久保留下游客户,企业不得已只能选择一般纳税人。

根据自身业务总量选择身份
当企业自身业务总量较高,月销售额超过10万元(季度超过30万元),连续12个月很容易达到500万元销售额,这时保留小规模纳税人身份很难,也享受不到小规模纳税人优惠政策,一般情况下会选择一般纳税人身份。

根据税收优惠政策选择身份
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税收优惠政策不同,税收优惠政策更倾向于小规模纳税人,如月销售额不超过10万元(季度不超过30万元)免征增值税、适用3%征收率减按1%征收等,且小规模纳税人本身税率就比一般纳税人低很多,如果为了享受更多税收优惠政策,选择小规模纳税人更为有力。
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身份选择并不是根据某一个或两个指标就可以Zui终确定,它是一个综合权衡的结果,企业应站在长远发展的高度,考虑上下游全流程,以企业整体发展为根本遵循进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