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算当期应交所得税时,要考虑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性差异是由于会计准则和税法在计算收益、费用或损失时口径不同而产生的,且本期发生后不会在以后各期转回。例如国债利息收入税法规定免税,需从会计利润中调减;税收滞纳金税法不允许税前扣除,要从会计利润中调增。


暂时性差异则是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像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与税法规定不同会导致差异。使用前期会计折旧大于税法折旧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需调增应纳税所得额;后期则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需调减应纳税所得额。Zui终通过应纳税所得额乘以适用税率得出当期应交所得税。

计算递延所得税,要确定暂时性差异的类型和金额。这需要仔细分析企业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比如存货计提跌价准备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上升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接着计算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分别用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和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乘以未来适用税率。若预期未来适用税率变化,应按预期税率计算。计算递延所得税费用或收益,用递延所得税负债本期发生额减去递延所得税资产本期发生额,正数为递延所得税费用,负数为递延所得税收益。

所得税费用的计算是将当期应交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费用(或收益)相加(或相减)得出。通过前面分别计算当期应交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Zui终得到企业利润表中应列示的所得税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