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造金刚石O、N含量检测
人造金刚石中的氧(O)和氮(N)含量是其纯度的重要指标,直接影响其物理和化学性能。检测方法主要包括: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检测:
判定依据:ASTM E2224-19《金刚石中氮杂质测定标准指南》。
检测原理:通过分析金刚石在红外波段的吸收特性,测定氮相关缺陷。例如,Ⅰa型金刚石需测定A中心(1282cm⁻¹)、B中心(1175cm⁻¹)吸收强度比,Ⅱa型金刚石应满足氮含量<10ppm的检测限要求。
氧含量检测:通常结合热重分析(TGA)或二次离子质谱(SIMS)进行,但FTIR也可通过特定波段(如1000-1400cm⁻¹)间接反映氧杂质的存在。
化学分析法:
惰性气体熔融法:将金刚石样品在惰性气体(如氦气)保护下高温熔融,释放的氧和氮通过红外吸收或热导检测器定量分析。
脉冲加热惰性气体熔融法:适用于微量氧和氮的检测,灵敏度更高。
人造金刚石热导率测试
热导率是衡量人造金刚石散热性能的关键参数,其测试方法需根据样品形态(块体、薄膜)和测试精度要求选择:
激光闪光法(LFA):
技术要求:ASTM E1461-13《闪光法测定热扩散率标准试验方法》。
测试原理:用激光瞬间加热样品的一面,测量另一面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计算热导率。
适用条件:25℃条件下测试,Ⅱa型金刚石热导率应≥2000W/(m·K),Ⅰb型样品需满足≥700W/(m·K)的工业应用下限。样品厚度需控制在500±10μm。
优势:非接触式测量,适用于高温和快速测试需求。
时域热反射法(TDTR):
测试原理:在金刚石样品上沉积传感层(如铝),通过泵浦-探测激光系统测量温度衰减,评估热传输特性。
适用条件:适用于金刚石薄膜的热导率测试,精度高,可表征亚表面缺陷。
稳态法(导热计法):
测试原理:将样品置于两个温度不同的平面之间,测量温差和热流密度,利用傅里叶热传导定律计算热导率。
适用条件:适用于较厚的金刚石块体样品,测试时间较长。
人造金刚石硬度测试
硬度是人造金刚石Zui重要的性能指标之一,直接影响其耐磨性和加工精度。测试方法包括:
维氏硬度测试(HV):
测试原理:通过金刚石四棱锥压头在试样表面施加一定载荷(如98N),测量压痕对角线长度,计算硬度值。
适用条件:适用于高硬度材料的测试,如人造金刚石块体。
标准:ISO 22394:2020《金刚石压痕硬度试验方法》,在0.98N试验力下,维氏硬度应≥100GPa。
努氏硬度测试(HK):
测试原理:使用菱形压头进行测试,适用于薄层材料和小尺寸试样的硬度测量。
适用条件:适用于金刚石薄膜或涂层材料的硬度测试。
纳米压痕测试:
测试原理:通过纳米级压痕技术,评估材料的硬度和弹性模量。
适用条件:适用于超精密加工领域,如金刚石复合材料的局部硬度分析。
标准:弹性模量测试需满足E=1050±50GPa的基准值,压痕蠕变量应控制在0.5μm/min以内。
洛氏硬度测试(HR):
测试原理:通过施加一定力将压头压入材料中,测量压痕深度来直接得到材料的洛氏硬度值。
适用条件:适用于人造金刚石砂轮等成型制品的硬度测试。金刚石锥压头(顶角120°,半径0.2mm)是常用选择。
| 成立日期 | 2020年07月01日 | ||
| 法定代表人 | 周乐辉 | ||
| 注册资本 | 1000 | ||
| 经营范围 | 无损、环境、土壤、水质、金属材料、劳保用品等检测服务 | ||
| 公司简介 | 江苏广分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核心价值观:安全第一,公正廉洁,尊长敬司,创新为魂,应用为重,励精图治。经营服务理念:用心服务,用先进科学检测技术为客户发现、消除火灾隐患,追求安全与经营效益的双赢,造福社会。企业行为准则:方法科学,诚信经营,坚持原则,为客户提供公正、科学、高效的优质服务。员工行为准则:诚实守信,尊长敬业;笑看得失,莫议人非;爱岗敬业,和合处世;技术精湛,服务至上;遵章守法,勇担责任。公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