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公司法》火热出炉,新年第一锤就砸向了大小公司的老板们。主要的修订条文有三款,法人任职资格、横向法人人格否认制、公司实缴制。这三板斧下来,今年的资本市场要降温了?网上也出现了大批的质疑和唱衰声。事实果真如此吗?先来看看Zui受争议的新公司法第47条及公司实缴制。
公司的注册资金有人敢写多少?通常老板写个百万千万的,大型集团能写几十上百亿,正所谓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反正此前也有验资的要求,于是有些人就开始为了气派往大的写,比如全新概念,万昇兆业等,这些企业注册资金为7.3万亿,这是个什么概念,这些公司的所在地海南省,2022年GDP才6818亿,国内注册资本超过七万亿的公司还有5家。如此夸张的注册资本,说白了就是欺骗,反正没有实缴,到底公司zizhi如何,老板们到底实力怎么样,这么多钱还能差了你不成?
比如在融资时,注册资金越高,就会显示出更多的自有资本储备,可以通过股权和债权融资等方式套取到更多钱。同样,在评估公司zizhi时,注册资本也算入资产负债中。注册资本越高,资产负债比就越低,企业表面上的财务状况看起来就越好。在投标等时候,可以用这一招操作竞争资格。一句话,都是虚报资本。但注册资本金是将来破产赔付的重要依据,原来的认缴制没有验资,也没有要求什么时候把钱补上,到时候企业破产了就麻烦了。平时虚报高额的注册资金,把人拉入活干事,轮到要钱的关键时刻,没那么多钱又该怎么办呢?现在要求实缴,规定5年内把注册金交齐,这明显是要堵上漏洞。
做生意从来讲究的都是个“诚”字,有多少本事揽多少的活,公司宣传也不能搞虚假欺骗,实缴制是对公司乱象的有利整治。但只有这些还不足以对付某些公司老赖,于是便有了配套堵漏洞的第10条,法人资格只能由执行董事或总经理、高管担任,前面老板们认缴都不想拿钱,破产了自然也不想自己担责任赔偿。于是,有些老板就推底层员工干法人,当背锅侠,现在还想玩这套就不方便了,起码也得给个高管身份,谁拿得多、位置高,谁就多担些责任,这也是公平。但只到这里还不够,法人的赔偿是公司之间独立的,碰上某些人搞掏空一家养肥一家的骚操作,那破产企业的投资者们还是只能干看着债务发呆,任由他们转移资产,逍遥自在。
比如的转移资产案件罗兰德案,实控人樊迎朝为了逃避名下罗兰德公司的贷款债务,通过股权zhuanrang的方式过渡资产给宁夏的另一家公司紫云山庄,跑了个干净,从钱到土地全都转移了。现在这一招也行不通了,新公司法规定要横向追责,只要是某些老赖名下的公司,都可以相互之间追索债务,用名下其他的资产来填补亏空,保护好债权人的责任金,《公司法》的连环三板斧可谓是掷地有声,也引起了广泛的议论。Zui有影响力的说法是,很多人觉得这会导致新的一年营商环境不景气,进而影响商业。这种说法只见其一,不见其二。经济历史从来都是宽松起伏的周期,改革开放30年,由于特殊的历史情况,适当宽松是正常的,但野蛮生长的弊病也一直在积累。商业繁荣的背后深藏着毁灭商业环境的危机,诚信缺失。人性是自私的,宽松的环境本质上就是助长了自私的欲念。只是此前为了快速发展,要权衡利弊,两害相较取其轻。但一个阶段有一个主要矛盾,繁荣到一定程度也意味着杂草长到了要清除的地步。
此时出台严格的政策正是重症须得猛药医,治理好环境,才能给后面上涨的周期提供条件。和之前严打IPO上市已清除很多想捞快钱割股民的诈骗犯们一样,足见国家有条例有体系的整治经济环境的决心,毕竟商业在任何时候都要以“诚”为根本,钻研漏洞,投机取巧的繁荣早晚都会崩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