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一年时间,阿里、腾讯,这两个国内的超级经济体全部入局了。
这边支付宝的“蜻蜓”二代刷脸支付机具刚刚上线创下一个月出货一万台的数额,另一边,微信便紧随其后对其刷脸产品“青蛙”升级,并将其作为了智慧零售战略中的重要一环。
金额上,这边支付宝刚宣布投入30亿培育生态,那边就有服务商透露,微信将补贴100亿教育市场。
传言的真实性还有待证实,对于市场而言,这些都无异于是一枚重磅炸弹,带起了一场关于刷脸、关于视觉的浩荡变革。未来,哪怕身处五线小城,刷脸也将成为企业标配。
而在变革之后,三维视觉的这一重要的产业基础则决定了刷脸行业的真实发展速度。
通过将识别的维度从二维提升到三维,三维视觉技术一举攻破了照片造假、化妆、面具等一众原先二维视觉所无法应对的难题,将刷脸,这一高隐私、高风险、高价值的技术正式带向产业应用。
当然,争议也一直存在。就在不久前,两大国产手机的老大哥,就因为三维视觉的使用在微博上开始了隔空掐架。
这边,荣耀副总裁熊军民说搭载ToF(三维视觉的一种)方案的荣耀V20是行业;另一边,小米副总裁卢伟冰立刻回敬,ToF是骗用户瞎花钱的噱头。
更以商汤、旷视、云从、依图为代表的四家AI在今年也纷纷大力布局起了三维视觉,而以奥比中光、华捷艾米为代表一众上游硬件厂则已经摩拳擦掌数年只待爆发。
那么,放眼如今,引起一众阿里、腾讯、华为、小米、商汤等巨头与们明争暗夺的三维视觉技术究竟落地到了何处?
在赛道之中,谁成为了早的获利者,谁又在赛程的前半局奋力抢夺下了入场的门票?
而在这场狂欢背后,谁又成为了产业链背后默默收割红利的一批玩家,他们又如何看待这个市场?
通过走访奥比中光、北京深视等代表性企业,以及对多位的资讯,我们试图还原这场从技术蔓延到业界,从工业应用拓展到消费品,并逐渐走向千家万户的技术以及产业的发展始末与内在的变革驱动所在。
技术落地的滚滚红利已经开启,谁会是终赢家,答案,或许早已在多年前埋下了伏笔。
一、技术溯源:一场由苹果Face ID引发的行业狂欢
去年发售的iPhoneX上搭载的Face ID,被普遍认为是开启了三维视觉元年。使用FaceID作为手机“密码”,我们不用担心“拿照片就能解锁”等安全问题,那是因为Face ID识别的人脸是三维的。
所谓三维视觉技术,简单说就是利用深度相机硬件及算法对物体进行识别,不仅识别事物的色彩和纹理,还能识别深度。利用三维视觉技术可以在三维空间中跟踪事物的运动,使得识别更加准确、动态。
这一技术门槛高、量产化难度大,行业壁垒高,一般而言,强悍如苹果也会采用收购的方式来进行相关方面的布局。
2013年,苹果收购了结构光方案先驱PrimeSense公司。根据历史资料,这家公司的三维结构光方案曾应用于微软Kinect一代,而Kinect系列则可以称得上发展较早且具代表性的主打三维视觉的体感游戏设备。
苹果将PrimeSense的三维视觉模组“小型化”到手机上,这是对三维视觉技术的潜能的大释放。这不仅解决了三维视觉的手机端应用问题,还为之后的物联网故事做好了铺垫。
此前三维视觉技术由来已久,由于硬件体积大、集成度低以及算法局限等问题,该技术主要被粗放地应用于工业生成、三维打印、自动化驾驶、体感游戏等大场景中。现在,既然苹果的一个“小刘海”就可以容纳结构光三维视觉配件,那么可以推测以后各种物联网的终端就问题不大了。
二、三派纷争:结构光、ToF与双目视觉的技术大PK
被统称为三维视觉,如果从技术流派上来说,目前市场上主流的方案企业是由三种构成:结构光法、飞行速度计算法(TOF)和RGB双目法。
FaceID、支付宝刷脸支付等应用使用的是结构光法。结构光法不依赖于物体本身的颜色和纹理,而是采用主动投影已知图案的方法来识别物体。
这种方法识别分辨率较高,光线不足时也能识别;但容易受强光干扰,且测量距离受限,一般在10米以内。
华为部分手机中所搭载的技术则是ToF方案。ToF是Time offlight的简写,直译为飞行时间的意思,其基本原理是通过给目标连续发送光脉冲,用传感器接收从物体返回的光,通过探测光脉冲的飞行往返时间得出目标物的距离信息。
TOF的探测距离较远、帧率高、二次开发成本低、资源消耗少,目前来说分辨率相对较低,但应用于一定领域的工业生成中已经没有问题。
3D结构光原理 TOF原理
在一些如智能货柜以及安防等场景中,双目立体视觉的应用则相对广泛。其所搭载的深度相机类似人类的双眼,它和基于TOF、结构光原理的深度相机不同,它不对外主动投射光源,而是完全依靠拍摄的两张图片来计算深度。
这种方案的特性是对相机硬件要求低,且在室内外都能用,对匹配算法要求高,且不适用于单调缺乏纹理的场景。
三、风口之上,谁在真正起飞
以人脸解锁为练武场,众多玩家纷纷露脸。将视野延伸到更广阔的应用领域,可以发现玩家行列中既有奥比中光、华捷艾米等深度摄像机硬件厂家,又不乏旷视、云从等AI算法,还闪现着腾讯、阿里等巨头的身影。
奥比中光副总裁孔博对智东西表示,“算法公司向硬件延伸,硬件公司向算法延伸”是产业玩家的新趋势。目前中国的AI独角兽大多聚焦在AI垂直领域的算法平台或解决方案的市场中,也就是处于产业链中游或中上游,而硬件可以使软件算法落地,软硬件一体化可以让客户更省时便捷地采购与使用产品。
深度相机硬件商与算法商联合,将方案打包卖给互联网巨头、运营商,这成为上中下游三维视觉玩家典型的分工合作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