煅烧石油焦的热膨胀系数、挥发分和真密度是评估其质量的重要指标,尤其在电解铝、石墨电极等工业应用中至关重要。以下是这些检测项目的详细方法和注意事项:
1. 热膨胀系数(CTE)检测
意义:反映石油焦在高温下的尺寸稳定性,影响石墨制品的热震性能。
检测标准:
ASTM D831(焦炭热膨胀系数测定)
ISO 14420(碳素材料线性热膨胀测定)
方法要点:
仪器:卧式或立式膨胀仪(如石英推杆式膨胀仪)。
样品制备:将煅烧石油焦加工成Φ5×25mm的圆柱体,确保两端平行。
测试条件:通常从室温升至1000°C(升温速率3-5°C/min),惰性气氛(如氮气)保护。
计算:记录长度变化,计算平均线性热膨胀系数(单位:×10⁻⁶/°C)。
注意事项:
样品需充分干燥,避免水分干扰。
升温速率需保持一致,否则影响数据重复性。
2. 挥发分检测
意义:反映煅烧石油焦的煅烧程度,挥发分过高可能导致石墨制品气孔率增加。
检测标准:
GB/T 8720-2018(铝用炭素材料煅后焦挥发分测定)
ASTM D3175(煤和焦炭挥发分标准方法)
方法要点:
仪器:马弗炉(控温±5°C)、坩埚(带盖)。
步骤:
称取1g(至0.1mg)干燥样品于坩埚中,加盖。
放入已预热至950±25°C的马弗炉中,隔绝空气加热7分钟。
冷却后称重,计算质量损失百分比(扣除水分影响)。
公式:
挥发分=1−21×挥发分=m1m1−m2×
(1m1:加热前质量,2m2:加热后质量)
注意事项:
加热时间需严格控制,避免过度燃烧。
样品需代表性强,避免粉尘损失。
3. 真密度检测
意义:真密度反映石油焦的结晶度和孔隙率,影响其导电性和机械强度。
检测标准:
GB/T 6155-2008(炭素材料真密度测定)
ASTM D2638(氦比重法测真密度)
方法要点:
仪器:氦气真密度仪(利用气体置换法)。
步骤:
将样品粉碎至200目(约75μm),干燥脱气。
放入样品池,通入氦气,测量置换体积。
根据样品质量和氦气置换体积计算真密度(单位:g/cm³)。
替代方法:
液体置换法(如二介质),但需校正液体吸附误差。
注意事项:
样品需充分脱气(如真空干燥)以排除闭孔影响。
氦气纯度≥99.99%,避免杂质干扰。
4. 数据关联性分析
挥发分与真密度:挥发分越低(煅烧充分),真密度通常越高(孔隙减少)。
热膨胀系数与真密度:高真密度石油焦的CTE往往更低,尺寸稳定性更优。
5. 常见问题解决
热膨胀数据波动大:检查样品均质性及膨胀仪校准(如标准铝棒验证)。
挥发分异常高:确认煅烧温度是否不足或样品污染(如未洗净的油分)。
真密度偏低:检查样品研磨细度或脱气时间是否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