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5762-2017 是中国国家标准,标题为《纺织品 热传递性能试验方法平板法》。该标准规定了使用平板法测定纺织品热传递性能的试验方法,适用于各类纺织品(如服装、家用纺织品等)的热阻和热传导性能测试。
以下是关于该标准的简要说明:
1. 适用范围
适用于测定纺织品的热阻、热传导率等热传递性能。
适用于单层或多层纺织品。
2. 试验原理
平板法通过模拟人体皮肤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热交换过程,测量纺织品的热阻。试验时,将纺织品样品放置在热板(加热板)和冷板(冷却板)之间,通过测量热板的加热功率和温度差,计算样品的热阻。
3. 试验设备
热板:
加热板,用于提供稳定的热源。
温度控制精度高,通常为±0.1℃。
冷板:
冷却板,用于模拟环境温度。
温度控制精度高,通常为±0.1℃。
温度传感器:
用于测量热板和冷板的温度。
功率测量装置:
用于测量热板的加热功率。
样品夹持装置:
用于固定纺织品样品,确保其平整且与热板、冷板紧密接触。
4. 试验步骤
样品准备:
将纺织品样品裁剪至规定尺寸(通常为30cm×30cm)。
样品应在标准大气条件下调湿平衡(温度20±2℃,相对湿度65±4%)。
设备校准:
校准热板和冷板的温度传感器及功率测量装置。
安装样品:
将样品平整地放置在热板和冷板之间,确保无褶皱或气泡。
设定试验条件:
设定热板和冷板的温度(通常热板温度为35℃,冷板温度为20℃)。
开始试验:
启动设备,记录热板的加热功率和温度差。
数据采集:
待系统稳定后,记录热板的加热功率(Q)和热板与冷板之间的温度差(ΔT)。
计算热阻:
根据公式计算样品的热阻(R):
=⋅ΔR=QA⋅ΔT
其中,A为热板的面积(m²),ΔT为温度差(℃),Q为加热功率(W)。
5. 结果表示
热阻(R):单位为m²·K/W。
热传导率(U):单位为W/(m²·K),计算公式为:
=1U=R1
6. 注意事项
样品应平整无褶皱,确保与热板、冷板紧密接触。
试验环境应保持稳定,避免外界温度波动影响试验结果。
试验前应进行设备校准,确保测量精度。
GB/T35762-2017 提供了一种标准化的平板法,用于测定纺织品的热传递性能。通过该试验,可以评估纺织品的热阻和热传导率,为纺织品的研发、生产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