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4334-2008《金属和合金的腐蚀不锈钢晶间腐蚀试验方法》中,D法是不锈钢硝酸-腐蚀试验方法,以下是关于该方法的详细介绍:
一、方法概述
D法适用于检验含钼奥氏体不锈钢的晶间腐蚀倾向。该方法通过将试样置于特定温度和浓度的硝酸-溶液中,观察其腐蚀速率,并与基准试样的腐蚀速率进行比较,以评定材料的晶间腐蚀倾向。
二、试验溶液
试验溶液由10%的硝酸和3%的组成,温度控制在70°C±0.5°C。
三、试样要求
试样尺寸:根据产品类型和规格,试样尺寸有所不同。例如,板/带材试样厚度小于4mm时,尺寸为80mm×20mm×t(t为实际厚度);棒/丝/管/焊管试样长度为80mm,管的外径或壁厚有特定要求。
试样数量:通常为2个,特殊要求可联系确认。
试样表面:应接近产品原始状态,必要时包括母材、热影响区及焊接金属表面。加工后的试样表面粗糙度不大于0.8μm。
敏化处理:对于需要进行敏化处理的试样,应按照标准规定的制度进行敏化处理。
四、试验步骤
测量试样尺寸和表面积:记录试样的尺寸和表面积,用于后续腐蚀速率的计算。
试样称重:试验前对试样进行称重,记录初始重量。
试验溶液配制:按照规定的比例配制试验溶液,并加热至70°C±0.5°C。
试样放置:将试样放入装有试验溶液的容器中,确保试样处于溶液中部。每个容器中只放一个试样。
试验时间:连续保持2小时为一个试验周期,通常进行2个周期。每周期应使用新的试验溶液。
试样处理:试验后取出试样,在流水中用软刷子刷掉表面的腐蚀产物,洗净、干燥后称重。
五、结果评定
腐蚀速率计算:通过测量试验前后的重量变化,计算腐蚀速率。
结果评定:将试样的腐蚀速率与基准试样的腐蚀速率进行比较。根据标准规定的判定依据,评定试样是否存在晶间腐蚀倾向。
六、注意事项
试验溶液配制:试验溶液中含有剧毒的,配制和使用时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试样处理:在试样处理过程中,应避免试样表面受到机械损伤或污染,以免影响试验结果。
结果判定:在判定试验结果时,应综合考虑试样的腐蚀速率、表面形貌等因素,确保评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需要注意的是,GB/T4334-2008标准中包含了D法,但在后续的标准修订中,D法已被废除。目前,对于含钼奥氏体不锈钢的晶间腐蚀倾向检测,可能采用其他更先进、更准确的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Zui新的标准和规范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