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金税四期系统的全面上线,我国税收征管体系迎来了又一次重大升级。其主要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实现了税务管理的智能化、精准化和全面化,对企业和个人税务行为的监管力度显著提升。
在此背景下,企业在进行“公转私”操作时,必须要更加谨慎,确保合规合法,才是唯一出路!
一、“公转私”到底是什么意思?
对公账户:即企业银行结算账户,是为企业法人、非企业法人、个体工商户办理结算业务的账户。
对公账户的作用:
1、开发票、扣税需要对公账户,这也是Zui重要的规定
2、公司间交易往来需要对公账户转款
3、进出口贸易行业,需要要办理对公账户才能办理进出口经营权
4、办理shebao、住房公积金都需要对公账户
对私账户:即以个人身份证明,以普通名义设立的银行结算账户。
原则上而言,公司账户的资产一般不可以随意转给私人账户:
1、额度限制:公转私一般存在额度限制,超过规定额度需要提供相应的合同或证据链等凭证。
2、涉税风险:公转私涉及到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等,如果企业长期公私不分,就会导致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混乱,资金无法得到充分监管,可能涉及到风险。
二、合理“公转私”主要有哪些方式?
1.工资发放:公司向员工发放工资、奖金等劳动报酬时,可以通过银行转至员工的个人账户,这是完全合法且常见的做法,但需要按时申报个人所得税。
2.员工报销:员工因公产生的费用,如差旅费、办公用品费等,在提供合法有效的报销凭证后,公司可以将其报销金额转至员工的个人账户。
3.与其他个人合作:如高薪外聘专业性人才,或者向个人经营者采购,可直接转给个人,但前提是取得了自然人在税务代开的发票,且已经是完税的税后利润。
4.股东分红:对于公司的股东或投资者,公司根据盈利情况分配的红利或股息,但需注意缴纳20%的分红个税。
5.政策内补贴:相关部门给予企业的补贴、奖励等资金,明确规定可以发放给个人(如特定项目的研发人员补贴),则企业可以按照相关政策和程序进行公转私,但同样需要确保合法性和合规性。
基于真实业务基础之上,无论是公司老板,还是长期独立对外承接业务的个人,其实都可以准备一家小规模的个体工商户,在安全“公转私”的合理减负增效。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入驻国内部分税收扶持园区,新设立个体户,还可以享受到个人经营所得税核定征收:
1.双免个体户:年业务量在120万以内,每月开具10万以内普票,免征增值税和个税,综合0税率。
2.大额个体户:年业务量在450万以内,个税按0.5%核定,再加上增值税及其附加税,综合税率低至1.56%。
由于个体户特有性质,没有25%企业所得税和20%分红个税,税后利润可直接自由支配,也就免去了公转私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