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法》修订后,部分企业开始调整注册资本额度。这篇文章帮您解答:减资时,是否要交税?交哪些税?怎样计算?需要分情况解决,请接着往下看。
情形1:认缴制减资
减资减的是注册资本,如果没有涉及公司的未分配利润,没有涉及实实在在的钱,没有转回给股东钱的话,那就不涉及交税的问题。
认缴的注册资本申请减资,只要不从公司拿钱,那只做公示和变更登记就可以。
情形2:部分实缴、同比减少认缴、无对价
A、B共同成立甲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A认缴600万(实缴400万),B认缴400万(实缴300万)。2024年,公司决定减资至500万元,A减少认缴200万,B减少认缴100万,双方均未取得对价。
分析:
由于此次减资没有超出股东各自尚未实缴的资本部分,且无对价支付给股东,A和B无需就减资部分缴纳个人所得税。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减资行为不构成实质性的财产转让所得。
当公司股东按照原持股比例同比减少认缴资本,且减资数额不超过各自尚未实缴的认缴资本,并且无对价支付给股东时,一般无需就减资部分缴纳个人所得税。
情形3:部分实缴、同比减少认缴与实缴、收回投资
A和B共同设立甲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A认缴出资600万元(占股60%),实缴450万元;B认缴出资400万元(占股40%),实缴350万元。2024年,由于战略调整,甲公司决定减资并按原持股比例退还部分投资款给股东。具体为:A减少认缴及实缴资本共250万元(包含已实缴的150万元);B减少认缴及实缴资本共150万元(包含已实缴的100万元)。
分析:
对于A而言,实际从甲公司收回了150万元的投资成本之外,还获得了额外的100万元(即减资总额-实缴部分=250万-150万)。这部分超额退款视为财产转让所得,应缴纳个人所得税。计算方式如下:
应纳税所得额 = 超出实缴资本部分 = 250万元 - 150万元 = 100万元
则A需缴纳个税 = 100万元 * 20% = 20万元
同理,对于B来说,实际收回了100万元投资成本外,还有额外的50万元收益,同样需要按照财产转让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B应纳个税 = 50万元 * 20% = 10万元
在公司注册资本部分实缴的情况下,若股东在同比例减少认缴与实缴资本时,从公司收回了超过其实际投入的部分,则超出实缴资本的那部分金额视作财产转让所得,须按照20%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在本例中,A和B均需根据各自因减资而获得的超出实缴资本部分来计算并缴纳个人所得税。
情形4:部分实缴、非同比减少认缴与实缴、收回投资
A和B共同设立甲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A认缴出资600万元(占股60%),实缴450万元;B认缴出资400万元(占股40%),实缴350万元。2024年,甲公司决定减资,并未按原持股比例进行,而是A减少认缴及实缴资本共250万元,B减少认缴及实缴资本共100万元。
分析:
对于A而言,实际从甲公司收回了150万元的投资成本之外,还获得了额外的100万元收益(即减资总额250万元中超过实缴的那部分)。这部分超额退款视为财产转让所得,应缴纳个人所得税。计算方式不变:
应纳税所得额 = 超出实缴资本部分
= 250万元 - 150万元 = 100万元
则A需缴纳个税 = 100万元 * 20% = 20万元
对于B来说,实际收回了全部实缴资本100万元,若其减资的100万元并未超出其已实缴的资本,则无需就此次减资行为缴纳个人所得税。
在不同比例减资的情况下,股东减资金额超出其已实缴资本的部分,同样视作财产转让所得,需要按照相应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而如果减资金额未超过实缴资本,那么该股东就不涉及缴纳此部分个税。在本例中,A因减资而获得的超出实缴资本部分须缴纳个人所得税,而B由于减资额度等于实缴资本,故无需针对此次减资缴纳个税。
关于减资要不要交税这个问题,我们要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决定。(以上例子仅为通用说明,实际需参考公司情况)
减资交税有两个前提:
第一:公司注册资本既有实缴,又有认缴,在减资的时候,实缴的部分减了,认缴的部分也减了,那就会存在实缴注册资本减资。
第二个:公司存在未分配利润,实缴注册资本金减资的时候再分配了未分配利润,那就有需要交税的可能。
那么减资如何进行税务处理?需要区分个人股东减资和法人股东减资。下期文章我们继续为您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