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我们生存、居住、办公的空间几乎都是建筑材料,其原料取自于自然界中的黏土、矿石等无机非金属材料,很多建筑材料中具有放射性物质。放射性是指某种不稳定的原子核自发地放出某种射线的现象。原子核的这种变化称为放射性衰变或核衰变,发生衰变的核素称为放射性核素。
建筑材料的放射性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但这并不代表其中的放射性物质可以被忽略,建筑材料的放射性危害更是不可预见和不易察觉的,并且它产生危害的潜伏期一般比较长。
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对含放射性物质的产品作了相关规定,要求其应当符合国家放射性污染防治标准,使用伴生放射性矿渣和含有天然放射性物质的石材做建筑和装修材料,应当符合国家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控制标准。
在人们知识水平普遍提升的当下,人们对物质条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各界人士越来越重视到建筑材料的绿色环保性,逐渐形成一个提倡绿色生态环保理念的社会发展大背景,对建筑材料的放射性检测需求也愈发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
建筑材料的放射性,主要源于其中包含的镭-226、钍-232、钾-40等放射性核素。镭-226、钍-232、钾-40可释放出射线对人体产生辐射,镭-226衰变后产生的放射性气体氡,可被人体吸入体内。
建筑材料放射性产生的γ射线能使原子发生电离,对人类的身体健康产生重大影响,其主要表现为使人体产生确定效应和随机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