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电涤纶短纤维的比电阻检测和含油率检测是评估其导电性能和加工性能的重要环节,以下是具体检测方法及要点:
1. 检测目的
比电阻是表征纤维导电性能的核心指标,其值越大,纤维导电性越差。导电涤纶短纤维需通过比电阻检测确保其抗静电性能满足纺织加工要求,避免因静电导致纤维缠绕、断头或火灾风险。
2. 检测方法
标准依据:GB/T 14342-2015《化学纤维短纤维比电阻试验方法》。
检测步骤:
根据公式计算体积比电阻:ρv=12×R×f,其中R为实测电阻值,f为纤维标准填充度(涤纶为0.23),12为仪器常数。
比电阻结果以a×10n表示(1.0≤a<10),计算至小数点后两位,按GB 8170修约至一位。
将试样均匀填入测试盒,推入压块后放入仪器槽内。
选择测试电压档位,拨动“倍率”开关使电表读数稳定,记录表头读数并乘以倍率,得到纤维实测电阻值。
若指针持续上升,以通电1分钟后的读数作为Zui终结果。
调湿处理:将纤维置于标准大气(温度20±2℃,相对湿度65±5%)中调湿至少4小时,确保纤维含水率稳定。
试样制备:从调湿后的纤维中随机称取15g(至0.1g)作为测试样本。
仪器校准:使用纤维比电阻仪,校准仪器灵敏度,确保测试电压(50V或100V档)偏差≤±0.5%,电压稳定度<0.5%。
测试操作:
结果计算:
3. 关键影响因素
含水率:水分含量显著影响纤维导电性,调湿处理是确保结果准确性的关键。
含油率:油剂残留可能改变纤维表面电阻,需在检测前控制纤维含油率。
纤维长度:与材料加工性能及电阻分布相关,需确保试样长度均匀。
1. 检测目的
含油率是纤维表面油剂质量的占比,直接影响纤维的抗静电性、平滑性和抱合性。导电涤纶短纤维需通过含油率检测确保其加工性能稳定,避免因含油率过高导致黏缠或过低引发静电问题。
2. 检测方法
标准依据:GB/T 6504-2008《化学纤维含油率试验方法》。
常用方法:
原理:通过测定未知物质的折光率,定量分析溶液成分,检验物质纯度。
步骤:将萃取物溶于蒸馏水中,用阿贝折射仪观察折射率,从检量线中求出含油率。
原理:利用核磁共振波谱法发射脉冲磁场,检测纤维和油剂的回应磁信号差异,从信号衰减速度换算含油率。
优势:快速(仅需30秒)、、无损,适合大样品测试和在线实时质量控制。
原理:利用油剂可溶于特定有机溶剂(如无水、四氯化碳)的特性,通过脂肪抽出器萃取试样中的油剂,蒸干溶剂后称量残留油剂质量,计算含油率。
步骤:
萃取法:
低场核磁共振法:
光折射率法:
随机抽取约5g试样,用滤纸包成圆柱形,放入萃取筒内。
注入溶剂,在水浴锅上回流萃取(涤纶萃取2.5小时,维纶萃取6小时)。
萃取完毕后回收溶剂,将蒸馏瓶烘至恒重,称量残留油剂质量。
计算含油率:Q=GG1−G2×,其中G1为试验后蒸馏瓶烘干质量,G2为试验前蒸馏瓶烘干质量,G为试样原质量。
3. 关键影响因素
油剂类型:不同油剂(如抗静电剂、润滑剂)的溶解性和折射率不同,需根据油剂类型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
溶剂选择:萃取法需根据纤维类型选择溶剂(如涤纶用无水,维纶用苯-甲醇混合液)。
环境温湿度:含油率及环境温湿度增加时,纤维比电阻值逐渐减小,抗静电性增强,需在标准大气条件下检测。
| 成立日期 | 2020年07月01日 | ||
| 法定代表人 | 周乐辉 | ||
| 注册资本 | 1000 | ||
| 经营范围 | 无损、环境、土壤、水质、金属材料、劳保用品等检测服务 | ||
| 公司简介 | 江苏广分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核心价值观:安全第一,公正廉洁,尊长敬司,创新为魂,应用为重,励精图治。经营服务理念:用心服务,用先进科学检测技术为客户发现、消除火灾隐患,追求安全与经营效益的双赢,造福社会。企业行为准则:方法科学,诚信经营,坚持原则,为客户提供公正、科学、高效的优质服务。员工行为准则:诚实守信,尊长敬业;笑看得失,莫议人非;爱岗敬业,和合处世;技术精湛,服务至上;遵章守法,勇担责任。公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