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薪20万财务总监,为何会遭350万“灭顶之灾”?
2025-05-29 08:30 115.193.229.48 1次





- 发布企业
- 杭州好又快财务管理有限公司商铺
- 认证
- 资质核验:已通过营业执照认证入驻顺企:第3年主体名称:杭州好又快财务管理有限公司组织机构代码:91330102MAC1F9U230
- 报价
- 请来电询价
- 关键词
- 代理记账,财税合规,财税顾问,变更注销,工商年检
- 所在地
-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大唐商务大厦809室
- 联系电话
- 0571-87911962
- 手机
- 17764573265
- 经理
- 吴经理 请说明来自顺企网,优惠更多
产品详细介绍
在资本市场,财务造假一直是监管部门重点打击的对象,“零容忍”可不是一句轻飘飘的口号。如今,证监会对财务造假的惩处力度堪称空前,以前罚款顶格也就60万,现在起步就是几百万,足以让不少以身试法者深陷绝境。2024年的Zui后一天,上市公司ST恒久收到了证监会的行政处罚告知书。因其连续三年财务造假,包括实控人在内的三名公司高管被处以巨额罚款。实控人余荣清被罚款1000万,林章威被罚款400万,而财务负责人冯芬兰则被罚款350万。这350万罚款,对冯芬兰而言,无疑是一场“灭顶之灾”。冯芬兰自2019年10月上任,刨去刚上任只干了两个月的2019年,2020 -2023年她的平均税前年薪仅20万。要凑齐这350万罚款,她得不吃不喝工作18年。与房贷能分期20年、30年不同,证监会罚款分期缴纳期限Zui多不超过3年,这意味着冯芬兰大概率得变卖资产,几乎要倾家荡产。她没有ST恒久的股份,纯粹是个打工者,拿着20万的年薪,却要承担350万罚款的巨大风险,背后的缘由值得我们深入探究。ST恒久,全称苏州恒久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由实控人余荣清在2002年创立,主要经营激光光导鼓,这是激光打印机的一种耗材。余荣清曾是厦门大学的老师,1995年前往新加坡深造读博,之后进入三菱信息电子公司,该公司的激光打印机核心耗材光导鼓研发部门在当时技术领先。那时,中国市场激光打印机的光导鼓主要依赖进口,价格昂贵,国产替代空间巨大。余荣清抓住这个机遇,从三菱辞职回国创立苏州恒久,并在2016年成功在深交所上市。激光光导鼓市场容量有限,行业竞争激烈,苏州恒久IPO后的业绩并未如预期增长。为了增收,2019年,苏州恒久与闽保信息达成收购协议。闽保信息号称从事信息安全领域软件开发,实则是一家系统集成公司。令人疑惑的是,余荣清竟对其开出300%的溢价,以7000万净资产的高价进行收购。就在收购协议正式签订前,苏州恒久的财务负责人发生了变动。2019年10月29日,原财务负责人孙某辞职,冯芬兰随即接任。仅仅3天后,11月2日,收购协议正式签订。在上市公司并购中,财务负责人至关重要,如今看来,当时的一系列变动似乎暗藏玄机。冯芬兰1997年就成为某公司的主办会计,2004年跳槽到苏州恒久担任会计主管,2009年才晋升为财务经理。对于财务人员来说,财务经理与财务总监只差一个头衔,但工作内容相差不大。当原财务负责人离职,冯芬兰自然很乐意接任。可她万万没想到,这一决定让自己陷入了巨大的危机。被收购的闽保信息原实控人林章威,在公司被收购后以闽保信息总经理的身份进入苏州恒久。林章威出售股权获得了1.4亿,但也做出了超长期的业绩承诺,一般并购业绩承诺是3年,他却承诺了6年。面对高额承诺和未完成承诺需承担的高额补偿,林章威从被收购的第一年就开始造假。2019 -2021年,闽保信息连续3年财务造假。其实,造假手法并不高明,很多人都能看出端倪,可奇怪的是,大家都选择装聋作哑。余荣清作为实控人,2020年起就发现了问题,却选择帮着隐瞒。冯芬兰作为财务负责人,自然也察觉到了异常,但实控人都不发声,她也选择了沉默。根据证监会的处罚公告,对冯芬兰的定性是:“明知恒久科技2020年年度报告和2021年半年度报告涉及的项目存在重大异常时,未能履行财务总监职责及时识别、阻止信息披露违法行为的发生,并连续3年签署了存在虚假记载的4期定期报告。”简单来说,就是“包庇造假”,在法律层面,包庇者与造假者同罪,冯芬兰受到的处罚与策划、实施造假的林章威相当。或许有人会觉得,冯芬兰只是个打工的,老板让做什么就得做什么,这样的处罚是不是太重了?但换个角度看,对这类装聋作哑的“帮凶”进行“毁灭式”处罚很有必要。上市公司造假往往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而是群体性事件。主谋固然可恨,帮凶也同样不可原谅。很多帮凶心存侥幸,觉得自己只是听命行事,无需承担责任。如果监管部门按照这种逻辑处罚,无疑会助长造假之风。毕竟,实控人家底雄厚,可能并不惧怕几百万上千万的罚款。而对帮凶进行严厉惩戒,能形成强大的威慑力,让那些想盲目帮老板签字的人有所顾忌。就像苏州恒久辞职的原财务负责人,他选择及时抽身,避开了这个大坑。从这个角度看,冯芬兰的遭遇,很大程度上是她自己的选择导致的。上市公司要保持健康发展,离不开内部的相互监督,员工监督高管、高管监督老板、老板监督高管、高管监督员工,只有大家都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责,资本市场才能更加洁净。不然,即便火不是自己放的,但任由火势蔓延,Zui终也会引火烧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