蠕墨铸铁是指以铁、碳和硅为基本元素,碳主要以蠕虫状形态存在的铸铁。蠕墨铸铁的金相分析是评估其显微组织、性能及质量的重要手段,其中蛹化率(蠕化率)、珠光体磷共晶检测是关键的检测项目。以下是对这些检测项目的详细分析:
一、蠕化率检测
蠕化率是衡量蠕墨铸铁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反映了蠕虫状石墨在铸铁中的分布和数量。蠕化率的检测通常通过金相显微镜进行,具体步骤如下:
取样:从蠕墨铸铁件上切取一小块试样,并进行适当的处理(如磨平、抛光等)以便于观察。
观察:使用金相显微镜观察试样的显微组织,特别注意石墨的形态和分布。
测量与计算:根据标准图谱和计算公式,测量并计算蠕化率。蠕化率的计算公式和分级标准可能因不同的标准或行业而有所不同。
在检测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检验时放大100倍,视场直径不小于70mm。
被视场周界切割的石墨不计,放大100倍时,少量<1mm(实际尺寸10μm,视界面积为0.785mm²)的石墨不计。
蠕化率分为多个级别,每一级都有明确的蠕化率范围和对应的参照图谱,以便于对蠕墨铸铁材料进行的质量评估。
二、珠光体磷共晶检测
珠光体和磷共晶是蠕墨铸铁中重要的组织成分,它们的数量和形态对材料的性能有重要影响。
珠光体检测:
抛光后的试样经2%~5%硝酸酒精溶液浸蚀后,检验珠光体数量(珠光体+铁素体=)。
放大倍数100倍,选取有代表性的视场对照相应的评级图评定。
磷共晶检测:
磷共晶是蠕墨铸铁中可能出现的一种组织缺陷,其数量对材料的性能有重要影响。
磷共晶数量检测也是通过显微镜观察并统计磷共晶的数量来实现的。
放大倍数同样为100倍,观察整个受检面,以数量Zui多的视场对照相应的评级图评定。
在检测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珠光体和磷共晶的检测需要严格按照标准进行,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检测过程中应注意保持试样的清洁和干燥,避免灰尘和水分对观察结果的影响。
对于检测结果不符合标准的蠕墨铸铁材料,需要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蠕墨铸铁的金相分析包括蠕化率、珠光体磷共晶等多个关键检测项目。这些检测项目能够全面评估蠕墨铸铁的显微组织和性能特点,为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可靠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