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瓶中的铅、镉、砷、锑等重金属元素溶出量检测以及内应力测试是确保其安全性和质量的重要步骤。以下是对这两个检测项目的详细解析:GB/T24694-2009
一、玻璃瓶铅、镉、砷、锑溶出量检测
1. 检测标准
玻璃瓶铅、镉、砷、锑溶出量的检测主要依据国家标准GB 4806.5-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玻璃制品》。该标准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适用于食品接触用玻璃制品,对铅、镉、砷、锑等重金属元素的溶出量提出了明确的限量要求。
2. 检测方法
常见的检测方法包括ICP-MS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等。这些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灵敏度,能够准确测定玻璃瓶中重金属元素的溶出量。
3. 限量要求
铅迁移量不得超过1.5mg/L。
镉迁移量不得超过0.5mg/L。
对于其他重金属元素如砷、锑等,也有相应的限量要求,但具体数值可能因标准不同而有所差异。
二、玻璃瓶内应力测试
1. 测试目的
玻璃瓶内应力测试是为了评估玻璃瓶在受到外力作用时抵抗破裂的能力。内应力过高可能导致玻璃瓶在灌装、运输或使用过程中发生破裂,影响产品的安全性和质量。
2. 测试方法
常用的测试方法包括使用偏光应力仪等仪器进行检测。偏光应力仪应用偏振光干涉原理,可以检查玻璃透明体内的内应力或晶体双折射效应,从而定量或定性地测量玻璃瓶的内应力分布情况。
3. 测试步骤
样品准备:确保样品为退火后未经其他试验的产品,并在实验室内放置一段时间以稳定其状态。
仪器校准:调整偏光应力仪的零点,确保仪器处于准确的工作状态。
测试操作:将样品放入视场中,调整试样的位置以观察其内应力分布情况。通过旋转检偏镜等操作,记录并测量内应力的具体数值。
结果分析:根据测试结果评估玻璃瓶的内应力水平是否符合要求。
4. 注意事项
测试过程中应避免用手直接接触试样,以免引入不必要的干扰因素。
样品应放置在稳定的环境中进行测试,以避免温度、湿度等外界条件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玻璃瓶的铅、镉、砷、锑溶出量检测和内应力测试是确保其安全性和质量的重要环节。通过遵循相关标准和采用适当的检测方法,可以确保玻璃瓶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满足相关的安全性和质量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