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随意从公司借钱
很多中小企业老板在自己手头资金不够流转时,会将公司的钱取出来先垫用一阵子再还。可是不知道的是这“一阵子”往往就变成了无期限。国家税务总局财税规定“个人投资者从其投资企业(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除外)借款,在该纳税年度终了后既不归还,又未用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其未归还的借款可视为企业对个人投资者的红利分配,依照“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老板从公司借钱超过一个会计年度(一个自然年),该笔借款既没有全额偿还,也没有用在公司经营活动上,是需要按分红缴纳个人所得税的。就是说老板用公司的钱干自己的事儿,且在借款年度没有归还的,需以借款金额为基数,计算并缴纳红利分配个税。为了不白缴纳一大笔个税,老板们切记当年从公司借出的钱,年底前要先归还给公司!
2、随意用公章乱开证明
(1)工资收入证明不能随便开
有时,因员工需求,公司未按实际工资情况给员工开具证明,而将证明中的工资金额故意开高。员工可以以此为据,对公司进行劳动仲裁,要求公司偿还高开部分与实际工资的差额,并补缴该部分社会保险公积金。
(2)在职时间证明不能随便开
在职时间一般是时从劳动合同开始到终止。有些员工在离职后想要伪造自己的工作经历,将在职时间写的比实际更长,但要知道员工是可以凭借这份在职证明要求公司对证明中所载时间和实际工作时间的差额部分补要工资的。
(3)离职原因不能随便写
很多员工出于本人意愿离职,但为了拿失业保险金就请公司开假离职证明,以公司停产为由开出解除劳动合同的证明书,证明员工非本人意愿失业,并在证明书中写明已支付经济补偿金。但员工能够以离职证明中补偿金并未实际发放为由,将公司告上法庭,向公司索要离职证明上所说的经济补偿金。
3、随意把钱借给其他公司朋友公司需要帮忙,很多老板们就会借给朋友度过难关。还有的老板认为和对方的公司签订借款合同,就没事了,那这就大错特错了。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在申请破产后,只需以G商注册时填写的注册资金为上限,按:“所欠职工工资和劳动保险费用-所欠稅款--所欠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款项”的顺序进行还款。超过注册资金部分的债务,无需偿还。
4、随意做担保
日常经营中,可能会遇到朋友或熟人的公司贷款需要担保人,很多老板们出于情面或者利益关系成为“担保人”,一旦逾期不还,法律会直接要求担保人承担连带责任,为其偿还债务。老板们一定要谨慎对外提供担保,能不提供一定不要提供。
5、随意帮朋友挂靠社会保险
挂靠社会保险是指由于个人原因(zi由工作者,无单位等)导致没有公司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而自己又想购买社会保险,从而由代理机构或其他方式缴纳社会保险的,这是一种违法行为。
一个人发了多少工资,所发工资应承担的个税、应缴纳的社会保险数据均被国家税务局监控。原先的挂靠社会保险、不发放工资、只缴纳社会保险费用的行为一定是行不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