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垅大白蚁 Macrotermes annandalei (Slivestri)是热带、南亚热带地区的一种土栖性白蚁,但蚁巢一部分筑于地面以下,一部分隆起于地面上,如坟墓状,高度可达1m,底径可达2m左右。它生活的地区属热带季风性气候,有明显的干湿季,一切气候要素变化,依耐于雨季的来临。在云南主要营巢于荒草地带,在茂密的热带森林内是极其罕见的,特别是比较干旱的禾本科低矮草地土垅密度尤大(一般约为8个~10个/亩),森林采伐后土垅也逐年增多。在海拔高度上,河口区分布在500m以下,德宏区个别巢群可分布到1500m左右,西双版纳在500m~1500m间均有发现。极大多数土垅皆发现于阳坡较平坦地区,在阴坡和半阴坡极少见(赵从礼等,1978年)。据南宁市房地产管理局白蚁所(1975年)观察,土垅大白蚁多繁殖于桉树,松树林区杂草丛生的坡地等处。柳州铁路局南宁房建段还发现在铁路路基、路垫等处筑巢。
群体的品级及活动习性
土垅大白蚁的品级分化较为复杂,在工蚁和兵蚁品级中各有大小两型,分别称大工蚁、小工蚁与大兵蚁、小兵蚁。陈宁生1956年在云南河口的两个土垅大白蚁巢中,采到取头特殊形态的个体。胸、腹的大小和颜色如同大兵蚁。头短圆,上颚为工蚁式样,初看婀工蚁,但仔细观察,头后宽前狭,凶细小点状,皆为兵蚁特征。胸部无翅芽痕迹。以上由持征说明它们是兵蚁和工蚁的中间品级。有人解剖一个土垅大白蚁蚁巢的结果,在蚁巢中央收集到工、兵蚁111224头,其中大兵蚁1740头,小兵蚁16998头,大工50999头数437489头。各类型中,大兵蚁占1.56%,小兵蚁占15.289,大工数占455瑞占37.29%(尤其伟、平正明,1956年)。
蚁王、蚁后是由有翅成出经分飞脱超而来,一般每个,群仅有一对,但也有1王2命,后3后同。在一个信中生活,*多服每个果群仅有一,按在一个理土境大自款无补充蚊王、蚁后,当原始型蚁玉、多的管观察到5王5后拥价开始礼等,1978年)。
工蚁的数量在巢内占**优势,常把大量的植物碎片搬入巢内,一时消耗不完的,便开辟“粮仓”贮藏。在物体表面活动时,一般都隐身于泥线、泥被下,往往在5月中旬的阴天,能见到成群结队的土垅大白蚁,在地面作露天大游行。游行行列宽2.3寸,长4,5
尺,主要由成群的工蚁组成。每一工蚁口内,都衔着小块叶片,迅速前进,运往巢内。行列两侧,每隔一定距离,有排列整齐的兵蚁守卫,使其他敌虫不敢侵袭,状很严肃(蔡邦华、陈宁生,1964年)。
兵蚁的数量较工蚁为少,大兵蚁更少于小兵。通常大兵皆集中于巢内中心部位,小兵则分散全巢(赵丛礼等,1978年)。
有翅成虫的分飞,约在5、6月间。分飞时,由工蚁打开分飞孔突的泥帽,兵蚁把守洞口,有翅成虫飞完后,工蚁衔泥将孔洞封闭。在广西,有翅成虫多在4月~7月下午或晚上下大雨前后分飞(柳州铁路局南宁房建段,1980年)。
蚁巢结构
据赵从礼等观察,土垅大白蚁的蚁巢仅一部分于地面以下,另一部分形成显著的地表隆起(即土垅)。它是由泥土混合白蚁口腔分泌物粘合而成,其新建土垅土粒之粘合轮廓清浙可见,以后其质地坚硬如混凝土。土垅外观呈圆锥状或似不规则之土堆。其高度在0.5m
~1.0m之间,底径约为0.8m~1.5m.蚁巢集中于土垅下方一个长圆形或扁圆形的土腔内。内部由泥壳、泥骨架、菌圃、千层部、王宫、“粮仓”、隧道、分飞孔突等部分组成。
蚁巢*外层复有一层泥质薄壳,由土粒粘结而成,厚度约为3mm~4mm,质地松脆,泥壳的局部区域有大小不等的圆形孔洞,透过此孔洞可见充满于骨架间的菌圃。剥去泥壳则可见到完整的菌圃层。紧接泥壳内面是许多不规则形的泥柱,互相交错支撑而组成蚁巢的支架系统-泥骨架。构成泥骨架的土壤质地粘重,干后极坚硬。骨架之间大小不等的不规则腔室为骨架腔,其内塞满菌圃。菌圃灰黄色,表面呈多孔状,酷似蜂窝。蚁巢中下层骨架较细弱,质地松脆,且有大量薄层泥片夹杂其间,称为千层部。这种构造不一定每个巢内都有。在此附近或略偏一侧具有王宫,它是一个扁椭圆形或椭圆形的中空土块,质地粘而坚硬,它完全受泥骨的撑托而位于蚁巢中层。王宫之大小一般为15cmx13cmx6cm(长X宽X高,下同),大者可达37cmx10cmx7cm.内部是一个扁腔室,不论王宫大小如何,其腔室空间容积较为恒定,一般约为10cmx6cmx1.2cm.王宫切面呈扁形,王宫内的腔室底面平坦,顶部弯隆,腔壁极光滑,其侧方及顶部具若干小孔与蚁巢其他部分相通,蚁王、蚁后栖居其内,亦常有少数兵蚁及工蚁出入。一个蚁巢内通常只有一个王宫,少数情况下在王宫侧方会有1个~2个结构与王宫相似的部分,但无王、后栖居,称为假王宫。蚁巢
底部侧面及顶部常有一些不规则的腔室,内部堆集了大量植物碎片,是其贮存食料的场所,称“粮仓”。发育成熟的巢群,工蚁在土垅顶部修筑圆形泥柱状的分飞孔突1至数个不等,柱顶成拱形帽状(南宁白蚁防治所,1975年)。由蚁巢侧方或顶部发出2条~4条曲折的蚁路通向巢外。当其侵害地表残树桩或其他木质时,也能筑泥被和泥线或直接在内形成蚊路。
比较典型而完整的蚁巢结构,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存在一定的变异,特别是在石砾含量较多的地段,往往蚁巢会畸形发展,有时会缺少千层部或千层部与主要骨架分离。未成年的蚁巢结构亦要简单一些,蚁巢无论在体积上或土垅的隆起程度上都要小-些。发育衰退的巢群,骨架腔内菌圃很小,或完全没有菌圃。
土垅巢的温度 常保持在温暖的幅度内,经测定,蚁巢的温度为30℃左右,在冬天也保持在27℃左右(谢章,1980年)。
蚁路分为主路和支路。靠近蚁巢的主路为拱形,宽可达4cm以上,分出去的支路为三角形,再分出的支路为扁形。路的上部不太光滑,下部较光滑。蚁路切断后,可见路面较高,两侧较低,路边有小眼,这些小眼是路的排水孔(谢章,198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