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的策略
防患于未然。是处理坏事的通用原则,治理鼠害同样如此。也就是说,等到鼠多成灾再治理,不如在它成灾以前行动,应该尽可能制定适应不同情况的预案。
鼠害的轻重与鼠密度密切相关,要减轻鼠害,必须降低鼠密度,也就是减少老鼠的数量。而减少其数量,不外乎两条途径,一是让它们多死,一个是让它们少生,从原则上说,多死不如少生。因为,等到它们多了以后再治理,在它们死亡以前就已经造成危害了,不如将它们消灭在为害以前。实际情况往往是,鼠少害轻时,从领导到群众不在意,难以纳入议事日程。这就需要我们居安思危,经常监测鼠情,及时评估风险,抓住有利时机治理,争取主动,提高效益。
综合治理。目前可供使用的治理害鼠的方法很多,大致可分:化学法、器械法、生物法、生态法等等,各有其优点与不足,必须因地制宜,选用更适合当时情况的方法。随着事态的发展调整选项,不应一成不变。因为,老鼠适应性强,而每次治理都是一次选择,适应性差的个体丧命,适应性强没有被消灭的残存鼠,再用同样方法很难奏效。对害鼠进行可持续治理,应该有针对性地综合使用不同方法。
本标兼治。治理害鼠应该本标兼治,以治本为主。鼠多害重,传病风险很高时,必须立即行动,把鼠密度降下来;这是被动的,是对前一阶段疏忽的补救,是扬汤止沸。对鼠害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必须抓住治本,改变适合老鼠孳生的生态条件,釜底抽薪,有效地将鼠密度长期控制在不足危害的水平。
精准治理。正确理解全面覆盖的要求,必须有的放矢。治理措施只需覆盖有鼠活动的核心地块,不能机械地执行每间房布夹两个、每公顷投毒饵一百克等规定。纠正宁超勿缺的偏向。超量不仅费工费物,还可能增加对非靶动物的危险性,加重环境污染。我国已经庄严承诺逐步减少农药用量,而少用鼠药的途径之一就是精准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