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抖音平台的算法推荐逻辑
或许有些朋友可能仍然会有疑惑:为什么非要从抖音引流到站外或私域呢?
事实上原因不只有一个,我之前有提到过,无论是受限于平台亦或流量成本居高不下,其中重要的一个当然是为了更高效地变现。
当然,我想要表达的是,我们应该知其然更要知其然:抖音的推荐算法已经决定了,抖音更重公域的触达,而非私域的沉淀。
我们分别从两个角色来啰嗦吧:一个是内容创作者,另一个是内容消费者。
先说内容创作者吧,对于内容创作者重要的是什么?
是内容的分发,但通常对于大多数平台来讲,内容的分发又依赖于创作者能有多少个粉丝来进行内容的消费。
比如我现在写公众号,没有粉丝,冷启动就非常困难,只能依赖于我自己转朋友圈或转发好友,因为平台没有途径帮你完成公域的分发,比如官方排行榜之类的。
而抖音的流量分发机制其实是内容为王(事实上,不光是抖音,字节跳动旗下的:头条、西瓜甚至 TikTok 的算法逻辑都是类似的)。
任何作品都有冷启动的流量池(先给500 左右播放量,再根据作品表现给予更多流量,网传是 8 级流量池),这意味着你只有 100个粉丝甚至没有粉丝,丝毫不影响你的作品达成一个爆款大热门,你就能脱瘾而出,杀出重围(如播放达百万/千万,获得 10万点赞),只要你的作品足够的优质。
准确地说:是作品的数据反馈足够好。
内容为王推荐算法对你我这样的普通玩家极度友好,而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经常会刷到一些抖音推荐的爆款作品,但出自只有几百个粉丝的创作者(这几百粉丝也可能还是爆款作品带来的)。
你翻看他的个人主页,有几十条作品,也只此一条爆款,其它都反响平平,比如点赞不超过两位数甚至个位数。
相信你也见过。
而这背后的逻辑细思极恐:作品的作者是谁不重要,用户甚至压根都不关注你是谁,我就点赞这个有趣的作品。
说内容消费者。
对于内容消费者来说,抖音的算法逻辑是用户标签推荐。
比如你是谁、你爱看什么、你想要什么,算法比你自己更清楚,正如有次 KESO老师比喻:当你看了几条鸡蛋主题的内容后,过段时间,你的推荐列表给你的就是炖鸡蛋、炒鸡蛋、蒸鸡蛋以及直播卖鸡蛋。
让用户沉浸在内容之中无法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