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金属材料巴氏硬度检测 表面粗糙度检测

2025-05-29 08:59 49.72.167.240 1次
发布企业
浙江广分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商铺
认证
资质核验:
已通过营业执照认证
入驻顺企:
5
主体名称:
广分检测院(广州)质检有限公司
组织机构代码:
91440113MA59CFF65C
报价
请来电询价
关键词
金属材料巴氏硬度检测 表面粗糙度检测
所在地
江苏省昆山市陆家镇星圃路12号智汇新城B区7栋
联系电话
18662248593
手机
18662248593
业务经理
周志琴  请说明来自顺企网,优惠更多
请卖家联系我
18662248593

产品详细介绍

一、了解检测需求

在充分沟通以后,我们了解到该集团对金属材料的巴氏硬度测定方法不甚了解。之前他们的技术工程师一直都是参考的GB/T3854规定的方法来检测,GB/T3854规定的增强塑料材料的检测方法,在硬度计的校准问题上总是不能达到他们的要求。他们还需要通过间接检验的方式,对金属量值溯源,也就是可以根据GB/T4340. 3—2012中第5章的规定,采用标准块在标准维氏硬度机上先标定出其维氏硬度值(HV) ,再通过换算表,计算出巴氏硬度值(HBa) 。


二、参考资料分析

其实,巴氏硬度确实在玻璃钢产品检测中较为常见。目前可供参考的国家标准也只有GB/T3854-2005《纤维增强塑料巴氏 (巴柯尔) 硬度试验方法》一项标准,该标准主要是用来测定类似玻璃钢制品的增强塑料的巴氏硬度。规定了非增强塑料及其制品也可参考该标准执行,如果巴氏硬度少于20的材料则不适用该标准。

三、问题难点分析

根据该集团的需求,我们梳理到了三点:

1.铝合金等金属材料的巴氏硬度没有明确参考标准。

2.铝合金采用硬度计直接测定方法,硬度计如何检验及校准?

3.采用间接维氏硬度换算巴氏硬度,应该如何检测?

四、解决方案

1.对于铝合金等软质金属材料的巴氏硬度测定方法,直接检验的话,可供参考还是要以GB/T3854给出的方法作为参考。间接检验可以参考GB/T 4340. 3的给出的方法进行检测。

2.巴氏硬度直接检验时,温度要求一般需要在(10~35) ℃之间进行。重点的硬度计检测及校准方案如下

(1)检测方案

检测前,硬度计调校法方法如下:

a)施加试验力时,压针的移动灵活,无摩擦及卡滞现象;

b)模拟式指示装置的指针灵敏,无跳动和卡滞现象,数字式指示装置的显示清晰、完整、连续和稳定;

c)压针位于压针筒小孔的中心,无目视可见的偏移;

d)将硬度计放置在磨平的钢板上,平稳地对机架施加压力,将压针伸出部分全部压入压针筒内,

使压针筒底面紧压在钢板上时,压针筒底面与钢板之间无可见的光隙。

(2)校准方案

a)钢板:校准的项目主要是测量范围上限值,要求为寸为(150×150×10) mm,试验面的平面度不大于 0.01 mm, 试验面的表面粗糙度不大于 0.3 μm, 硬度值不低于 60HRC。

b)数显千分尺、专用夹具:校准的项目为测量指示装置。要求为测量范围(0~25) mm;分度值不大于 0.001 mm。

c)工具显微镜:校准的项目为压针圆锥角和压针顶端平面直径。要求为测角大允许误差: ±1′;测长大允许误差: ±5μm。

d)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校准的项目为压针表面粗糙度 ,要求为实测值与标称值的大允许偏差: +12%~

-17%

e)维氏硬度计( HV1) :校准的项目为压针硬,要求为硬度示值大允许误差: ±5%

d)标准巴氏硬度块 :校准的项目为硬度计示值误差及示值重复性,要求为如下表


3.巴氏硬度间接换算法理论上需要在完成直接检验以后才能进行,间接检验周期不应该超过12个月。间接检验的重点就是标准块的制造以及换算表,具体介绍如下


关于浙江广分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商铺首页 | 更多产品 | 联系方式 | 黄页介绍
成立日期2020年07月01日
法定代表人周乐辉
注册资本1000
经营范围无损、环境、土壤、水质、金属材料、劳保用品等检测服务
公司简介江苏广分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核心价值观:安全第一,公正廉洁,尊长敬司,创新为魂,应用为重,励精图治。经营服务理念:用心服务,用先进科学检测技术为客户发现、消除火灾隐患,追求安全与经营效益的双赢,造福社会。企业行为准则:方法科学,诚信经营,坚持原则,为客户提供公正、科学、高效的优质服务。员工行为准则:诚实守信,尊长敬业;笑看得失,莫议人非;爱岗敬业,和合处世;技术精湛,服务至上;遵章守法,勇担责任。公 ...
公司新闻
顺企网 | 公司 | 黄页 | 产品 | 采购 | 资讯 | 免费注册 轻松建站
免责声明:本站信息由浙江广分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自行发布,交易请核实资质,谨防诈骗,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联系顺企网
© 11467.com 顺企网 版权所有
ICP备案: 粤B2-20160116 / 粤ICP备12079258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0007号 / 互联网药品信息许可证:(粤)—经营性—2023—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