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防晒,其实就是能够阻挡或减少日光(特别是紫外光)穿透衣物、直接照射到皮肤上的功能,一般的纺织品也能具备这种防晒的功能,只是其功效纺织品材料、加工方式以及后处理的不同而有所不同,那么究竟需要达到怎样的功效才能称为“防晒衣”呢?
我国目前没有防晒衣的统一产品标准,如果声称是防紫外线纺织品的话,则必须按照相应的国家标准GB/T18830-2009《纺织品防紫外性能的评定》进行防紫外性能的测试与评价,只有当产品的UPF>40(紫外线防护指数),UVA<5%(透射率)时,才可以称为“防紫外线产品”。欧美国家的相关标准也与我国基本一致,如:AS/NZS4399 《日光防护服 评定和分级》;AATCC 183 《纺织品透过或阻碍紫外线的性能测试》;ASTM 6603《紫外线防护纺织品标签指南》;EN 13758.1 《纺织品日光紫外线防护性能 第1部分:成衣织物的测试方法》;EN 13758.2《纺织品日光紫外线防护性能第2部分:成衣的分级和标志》等。不论是购买国还是进口“防晒衣”产品,都要关注其UPF(紫外线防护指数)和UVA(透射率)两项否达标。
影响紫外线防护性能的因素
纤维原料种类、纱线表面形态及结构、织物组织结构、面料织造紧密度、面料颜色、紫外线屏蔽剂的种类、添加量、加入方式等等。衣物颜色只是影响自外向防护性能的一个因素,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从测试结果来看,纺织品颜色越深,紫外线防护指数UPF越高。
经测试,多数适当厚度的针织T恤衫紫外线防护指数UPF>40,UVA透射率<5%,达到了“防紫外线纺织品”的要求。而有些质地轻薄透明的所谓“防晒衣”测试的紫外线防护指数UPF<40,UVA透射率>5%,完全达不到“防紫外线纺织品”的要求。
从上述测试结果来看,厚度较厚、颜色较深的纺织品更容易达到“防紫外线纺织品”的标准,比如阿拉伯人和我国游牧民族的传统长袍就有很好的防晒防紫外功能,由于此类织物在阳光的照射下升温效应远高于单薄的浅色织物,号称轻薄浅色具备防紫外线功能的“防晒衣”成为了当下的流行趋势。
防紫外线纺织品的原理是通过防紫外线功能整理,减少紫外线的透射,将紫外线反射或吸收掉,目前主要方法是在纤维内部掺入吸收紫外线的整理剂或者在后整理阶段加入防紫外线整理剂,如纳米二氧化钛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