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消毒剂备案的检验报告,需按照《消毒产品卫生安全评价技术要求》(WS628-2018)中硬质物体表面消毒剂进行检测,增加低温试验。低温消毒剂检测方法和评价指标可参考《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消毒剂实验室杀菌效果检验方法》(GB/T38502-2020)和《消毒剂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和方法》(GB/T38496-2020)等相关标准规范,微生物杀灭试验应在产品说明书标注的对应低温条件下操作。由于低温消毒剂适用于低温条件,其检验项目和评价方法与常规硬质物体表面消毒剂存在差异。低温消毒剂检测要求如下:
1、有效成分含量的测定:有效成分系指具有杀菌作用的成分。所有化学消毒剂都需要进行本项检测。所测含量在产品有效期内,不得低于企业标准的下限值。复方化学消毒剂测其杀菌主要成分的含量。植物消毒剂和用其提取物配制的消毒剂可不测定有效成分。
2、pH 值的测定:所有消毒剂需测定消毒剂原液的pH 值,固体消毒剂应测定应用浓度的 pH 值。对于需调节 pH后使用的消毒剂则应在 pH 调节剂加入前后分别测定pH 值。
3、稳定性试验:所有消毒剂均应进行稳定性试验,以化学成分为主的消毒剂,用化学法进行稳定性实验;以植物为主要有效成分的消毒剂,用微生物法进行稳定性实验;以化学成分和植物为有效成分的消毒剂,用化学法和微生物法进行稳定性实验。
4、金属腐蚀性试验:用于金属物品消毒的消毒剂需要进行金属腐蚀性检测,试验浓度应选择使用浓度。
5、微生物杀灭试验:所有消毒剂均需要进行微生物杀灭检测。实验操作时,应确保低温消毒剂和菌片的作用温度保持在相应低温条件。
5.1 微生物杀灭试验的实验室试验应采用载体法。
试验前,将低温消毒剂(应用液)放入产品说明书标注的相应低温条件下,用温度计测定低温消毒剂的温度,达到相应低温后方可进行试验操作。
染菌载体干燥后,在产品说明书标注的相应低温下至少放置30min。
实验操作时,应确保低温消毒剂和菌片的作用温度保持在相应低温条件。
5.2 微生物杀灭试验的现场试验
按照产品标准说明书标注的应用场景,选择相应现场,与消毒设备配套使用 ,用染有指示微生物的载体进行模拟现场试验。-般选择布片作为载体,使用气雾或超低容量喷雾等消毒方式时,不可使用布片和滤纸片等有吸附能力的载体,可选择金属片或玻璃片。选择抵抗力较新型冠状病毒高的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6538)和大肠杆菌(8099)作为指示微生物。如有特殊要求,也可选择脊髓灰质炎病毒I型(poliovirus- I, PV- I)疫苗株作为指示微生物。将染有指示微生物的载体放入现场低温环境至少30min,确保指示微生物达到相应低后,方可进行现场实验。试验时,应将染有指示微生物的载体放在Zui难消毒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