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拼多多开店之后,不知道怎么运营 ,店铺不能得到有效的推广?就跟大家分享一些实用的经验。
一.平台的前景
拼多多平台的出现,发展迅速,给电商行业带来了新的销售形式。因为运用了微信和QQ入口,操作极其方便,通过其他平台就可以和身边的人拼团购买,要知道大多数40岁以上年龄段的人懂得网购,但他们会使用微信,从而就能知道拼多多这个平台,这样无疑提高了拼多多的曝光度,对商家来说也增加了不同年龄段的顾客群体,百利无一害,拼多多的发展前景是非常可观的。
1、消费升级?消费降级?消费分级?
2015年以后传统电商巨头纷纷开始作出消费升级的判断和布局,而拼多多的出现则引出了消费降级的论述,淘宝特价版的推出,又被视作阿里推行消费分级的信号。
消费升级、消费降级、消费分级,到底哪个理念更合理?
消费升级经济学的定义:一般指消费结构的升级,是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的结构升级和层次提高,它直接反映了消费水平和发展趋势。
消费升级,完整的表述应该是消费需求升级。这种趋势应该是消费者主导的。近年来以阿里为首主打消费升级的口号,线上线下积极布局,但从拼多多崛起这一事件来看,阿里对消费升级的战略把握不够全面:如果阿里坚持把聚划算发扬光大,或者提前两年便推出今年的春晚广告、亲情号等举措,那么拼多多是否还有机会成长壮大则是一个未知数。阿里的消费升级战略可能过于偏重高品质电商的方向,针对的人群偏向“五环内的人”,而忽略了广大的老百姓的需求。拼多多价格便宜,但他的用户中有很多以前并没有网购经历,有很多对价格敏感,追求性价比。
黄峥:消费升级不是让上海人去过巴黎人的生活,而是让安徽安庆的人有厨房纸用、有好水果吃。
怎么看待消费升级、降级、分级三种说法:不能只从价格角度考虑问题,升级≠价格升高,价格降低≠降级。三种说法的核心在于消费,不存在所谓的消费降级,用户的消费需求是不断升级的,即消费升级,而消费分级的说法则强调了消费需求的层次性与不均衡性。中国经济发展很快,但也不均衡,从电商平台角度来看,要意识到用户的消费需求升级步伐不一致,需要深刻洞察各类各阶层用户的消费需求特点,并实现差异化满足。
2、社交电商?
狭义的社交电商可理解为拼多多这种通过社交分享裂变的电商模式,广义的社交电商可理解为所有基于微信这类社交平台的电商模式。
拼多多的出现成功证明了社交电商不是一个伪需求。社交电商的本质,则是如何将社交流量与商业化结合在一起。拼多多这种爆款低价的模式不一定对所有社交人群都有效,但它给微信社交流量的商业化提供了强大的信心和参考价值,社交流量商业化变现的模式是可以持续的。
拼多多很难真正动摇阿里的电商根基。拼多多的出现让阿里成功意识到自己可能忽略的一些问题,并推出亲情号、淘宝特价版等措施以期调整战略。相比已经爆发的拼多多,阿里更要担心的应该是跃跃欲试的小程序电商。
小程序自2016年推出以来一直不温不火,直到2018年年初才凭借游戏和电商逐渐爆红。截止到3月末,微信小程序日活用户数约2.5亿、已上线小程序约58万个。在电商领域,95%大型电商平台与众多品牌电商都已接入小程序并获得了海量新用户,蘑菇街小程序上线两个月新增300万用户、于小戈的电商小程序月流水过千万、小小包麻麻90%的电商月流水来自小程序……
就像拼多多黄峥所说“所有的电商都应该做小程序”。目前的小程序电商主要集中在大的平台、品牌,而之前以微信公众号形式存在的网红大V拥有大量粉丝,这一部分流量到电商的转化也可以想象。甚至以前靠熟人关系生存的微商,也极有可能被小程序电商改造。
微信在连接人与人之间做到了近乎,但之前在社交流量商业化这件事上并没有发力或者说没有找到一条合适的道路做这样一件事,而后微信真正想要的结果,可能是一种无数分散的、中小体量的玩家依附于大生态系统的局面。如果真有这样的那小程序势必在其中扮演极为重要的作用,到时候不仅拼多多这样的平台、三只松鼠这样的品牌具有小程序,目前靠淘宝平台越来越难活下去的大量中小型商家也将拥抱小程序电商,或许微信以社交为主的定位会限制小程序电商的发展,的局面也不会彻底颠覆阿里电商平台,但这一切足以让阿里担心。
二.价格定位
相信大家都知道同款商品在不同平台的价格也是不同的,而拼多多的优势在于商品的开销比较低,卖家有较多的利润空间,商品的价格也就能尽可能的低。买家用相对较低的价格购买到了相同的商品,卖家既赢得了顾客又获得了利润,而拼多多这个平台则赢得了口碑,这样双赢的结果才是双方想要的。
一、价格定位策略
价格定位一般有三种:
1、高价定位
即把不低于竞争者产品质量水平的产品价格定在竞争者产品价格之上。这种定位一般都是借助良好的品牌优势、质量优势和售后服务优势。
比如,成本只有几十元的进口法国香水,在国内以高出同类香水几十倍的价格出售,许多女士在买的时候却并不觉得贵得出格。因为这种产品已经在她们心目中建立了高质量、高价位的形象。
2、低价定位
即把产品价格定得远远低于竞争者价格。这种定位的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并非都不如竞争者,有的可能比竞争者更好。之能采用低价,可能是商品本身具有价格上的优势,也可能是出于抢占市场,冲击销量的目的。
在同一质量和服务水平上,低价位是吸引顾客的有力武器。有时质量和服务有一定的差别,只要价格差别远大于质量差别,价格同样具有超越质量和服务的无穷诱惑力。
3、中价定位
就是把自己产品的价格,确定在目标市场顾客平均购买力所能支付的价格区间。
这是许多商家喜欢采用的定位。因为能够支付得起中等价位的顾客总是顾客群中的绝大多数。也正因为如此,中价定位需要商家用产品的其他要素的定位来更加突出产品的特色。否则,流于乎庸,顾客不会有什么印象。
二、如何选择价格定位的方法
我们在选择定价的方法时,一般要考虑以下几种情况:
1、订价的目标
以扩大市场份额、冲击销量为目标,宜采用低价定位。这种方法一般适合产品上架的初期,或者新开的店铺,需要在快的时间内吸引用户,尽快地开始盈利。
以质量或主要经营中的品牌商品,建议采用高价定位。这类商品相比其他平台的价格来看略低,价格不能相差太多,否则会让消费者怀疑是否为假货。
以规避竞争为目标,宜采用平均价格定位。
2、市场需求
即消费者对价格得接受程度,市场需求决定了定价的上限。一般而言,来拼多多的消费者是希望买到比其他平台的商品,如果我们的定价超过了消费者的接受上限,那么无论我们的产品质量有多好,或者服务有多好,消费者都不会买单。
关于如何了解拼多多用户的消费水平,可以参考目标人群定位中关于目标人群消费水平的方法。
3、商品的成本
商品的成本包括采购成本(商品的生产成本)、员工工资、运输成本等。商品的成本决定了商品价格的底限,商品定价若低于成本,那么商家就会亏损。
当商家店铺处于经营困境时,价格可以定于成本之下,以求快速清除库存,加快资金回笼,收回成本。
三.开店后的那些事
开店完成之后,就要做好对店铺的运营。对于店铺的名称、商品标题和详情这些东西,可以参考同行,抓住卖点和热度进行修改;而图片则要有特色,但不能脱离实际,以免拿石头砸自己的脚;还有每天要观察PV、UV等数据,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做好各方面的优化,提升搜索量和点击率。只要坚持,不怕烦琐,一定有意想不到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