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题主有疑惑的几个问题,具体情况是这样的。
1,题主问“我是否给自助售货机使用我面部信息的权限?”
实际情况:自助售货机并未获取用户人脸信息。
自动售货机(如友宝等)上的“支付宝刷脸支付页面”属于支付宝,自动售货机并不会获得用户信息。如果用户在支付宝App里关闭了刷脸支付服务,则无法在自动售货机上进行刷脸支付。
2,题主问“支付宝刷脸支付不是可以关闭吗?”
实际情况:可以关闭。
如上所述,支付宝刷脸支付需用户授权才能开通,开通后可随时关闭
用户之前发的和智能客服的截图,客服说人脸认证「无法取消」,因为缺乏上下文,导致用户对此有误解。将「人脸认证」和「刷脸支付」混淆了。
「刷脸支付」可取消,但「人脸认证」确实无法取消。如果用户是在实名认证时选择了人脸,根据《支付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管理办法》,实名认证时的信息(如银行卡、人脸认证等),支付机构需要保留。
3,题主说自己没有进行过授权确认,却能使用刷脸支付
实际情况:
如上所述,刷脸支付不会默认开启。只有用户在支付宝App内授权开通,或直接在刷脸支付的机器上点击确认完成支付,才会开启刷脸支付服务。不存在用户无感知就开通刷脸支付的情况。
因为题主是匿名用户,没法。如果题主对此有疑惑,或者把账号信息私信我。我们的客服能帮忙确定,题主是在什么时候进行的授权。
“刷脸”支付、“刷脸”乘车、“刷脸”签到……从“一部手机走天下”发展到“一脸走天下”,让人看到互联网应用和生物技术发展的活力。新的技术在带来便利的其安全性同样不可忽视。
诸如App过度收集个人信息,以及酒店等领域的消费者个人信息泄露现象,层出不穷。而生物信息更具有特殊性,对保护机制提出了更高要求。比如它的唯一性、终身性,延长了信息泄露的影响期。我们在网上自拍或在街上走路时,都有可能不自觉交出自己的个人生物信息,这也是其安全风险引发更多关注的原因。
上述客观现实,要求我们对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必须要平衡其风险,而不能陷入技术进步的盲目快感之中。当前生物技术应用迅速推进,其对应的规范却几乎处于空白状态。比如,是否应该征求当事人同意,采集的信息如何保存?采集者如何确保信息不被泄露、滥用,信息的使用边界到底在哪?商用和公共场所的信息采集,又有何区别?加快相关方面的立法,为新技术应用建章立制,宜早不宜迟。
互联网应用和技术创新不仅带来了便利,也催生了新经济发展,这是一种双赢,也代表了社会对新事物、新技术的巨大包容性。我们也得看到,由于相关信息保护机制未能同步,新技术的繁荣也的确带来了更大的信息泄露风险。这其实是一种隐形的“权利成本”。随着社会隐私意识提升,这种依赖“弱隐私权”的快速发展状态,到了必须重新审视的时候。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身边接踵而至的变化总是令人猝不及防。前不久,苏宁无人店在北京正式开业,其大亮点——“刷脸支付”黑科技赚足了眼球,它让人们看到了“靠脸吃饭”的未来已来。
其实,刷脸支付的消费模式之成功问世,关键还是在于技术的驱动与渗透,这背后的驱动力就是人工智能。消费升级加速与新零售问世的叠加,为诸多新兴消费模式的成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而此时此刻人工智能的无缝对接又再度刷新了消费者对新零售的认知。那么,人工智能将如何赋能新零售?本文将对此加以分析。
刷脸支付是如何实现的?
刷脸支付的实现,要归因于人工智能中“面部识别”这一技术的日渐成熟。
所谓面部识别技术,是属于生物识别技术中的一个门类;而生物识别技术,是指通过计算机与光学、声学、生物传感器和生物统计学原理等高科技手段密切结合,利用人体固有的生理特性和行为特征来进行个人身份的鉴定,包括我们熟知的指纹识别、掌纹识别、视网膜识别、骨骼识别、心跳识别等等,都属于这个范畴。
至于人脸识别,则是通过提取面部特征值并进行信息比对之后,应用人工智能模式识别和计算机视觉技术鉴别个体身份。换言之,每个人的脸庞都是一组的DNA序列组,而不同人脸对应的极其复杂的编码数据可以轻松地被智能终端识别出来。
为了研究刷脸支付能够给顾客带来何种影响,笔者到苏宁无人店体验了一把。与之前网上流传的支付宝刷脸支付视频不同,苏宁的刷脸支付无需再输入手机号码的后四位进行验证,只需事先在“苏宁金融”App中录入自己的脸部信息,便可实现在购物全程只需对着摄像头刷脸两次(包括进店一次,支付结算一次)就可完成买单,哪怕是做鬼脸、戴帽子甚至是遮住自己的半张脸也能够轻松被识别出来。根据顾客在店内的浏览记录,终端设备还可以显示出商品推荐的有关信息,这也是一个亮点。